收缩痕是在塑料加工时注塑塑料部件较厚位置,如筋肋或突起处形成的收缩要比邻近位置更严重,这是由于较厚区域的冷却速度要比周围区域慢得多。冷却速度不同导致连接面处形成凹陷,即为人们所熟悉的收缩痕。
在塑料件加工中,形成塑料加工收缩痕的原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,包括加工方法、部件几何形状、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设计等,下面列举一些塑料件加工中出现收缩痕的原因及措施:
一、塑料件加工时收缩痕出现的原因
1、熔融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.
2、模腔内塑料不足.
3、冷却阶段时接触塑料的面过热.
4、流道不合理、浇口截面过小.
5、模温是否与塑料特性相适应.
6、产品结构不合理(加强进古过高,过厚,明显厚薄不一).
7、冷却效果不好,产品脱模后继续收缩.
二、塑料件加工时出现收缩痕的解决方法
1、调整射料缸温度.
2、调整螺杆速度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速度.
3、增加注塑量.
4、**使用正确的垫料;增加螺杆向前时间;增加注塑压力;增加注塑速度.
5、检查止流阀是否安装正确,因为非正常运行会引致压力流失.
6、降低模具表面温度.
7、矫正流道避免压力损失过大;根据实际需要,适当扩大截面尺寸.
8、根据所用塑料的特性及产品结构适当控制模温.
9、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产品结构.
10、设法让产品有足够的冷却.
当然,我们在了解这些塑料件加工中出现收缩痕的原因及措施的同时,也应该重视其他方面,比如材料,塑料件加工检验标准等等。
|
|
|
|
||||
|
|
|
|
||||
|
|
|
|